我總覺得,每在自己思想泉源乾涸的時候,會有人幫助你、給你水喝;更精確地說-是全世界的自然萬物都在幫助你,讓你不至於走不出那生命旅程的沙漠、思想瓶頸的牢獄。因此,我要好好謝謝老師。然而,這也必然受惠於大地天宇,謝天謝地!唯書櫃尚有十多本經典自然書籍未讀,願結合暑期的自然體驗全島行,有些心得再跟眾人分享旅思及所獲哲慧。
95.6.18~感恩2006~蘇建霖于燕巢泥火山
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環境教育工作室 (88)
- Jun 18 Sun 2006 03:22
閱讀「自然學習者的教育觀」評析(下)
- Jun 04 Sun 2006 23:47
[紀錄] 2006第三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NGOs環境會議,第一次是2004年422跟綠色西灣社一起去,整體感想是覺得可惜,沒有太大的突破,但我則是自省不少,也跟許多朋友重逢(中山公事阿駿、南"台"華穗、靜宜啄木鳥秀瑩、南青營怡蒨等),也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以及前輩。更吸收了相當多社會環境教育及運動的最新資訊。關於學生環境運動,我在此表達一點想法:一定要由學生自主發起,並跳脫組織的限制(不要南大環盟、不要全國學生環保聯盟、也不要環保聯盟學生工作隊等,叫做"持續關心環境的一群學生"就好!比較能持續),才能彼此持續互相支持、共同為環境努力,不因誰是某組織招集人或誰誰誰又是會長而協調來協調去的,思考解決環境問題才是重點。
950603(六)
- May 07 Sun 2006 23:13
「高山纜車」議題整理
「高山纜車」議題整理
一、 議題原由:
2005年6月,行政院經建會為因應2008年觀光客倍增計畫開發國際觀光客入境觀光旅遊消費等,提出在國內各重要高山景觀地區規劃興建登高觀光纜車,經建會以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花了1千200萬元作出3本報告書,並且只有少數的民間團體進入體制內,參與行政院經建會的審查,民間團體發覺在體制內呼籲完全不夠!因為結論呈報給交通部的報告結論,是可以蓋高山纜車!
- May 03 Wed 2006 23:05
高雄師大環教所碩士論文計畫書PPT
- Oct 11 Tue 2005 21:24
環境議題-石油與京都議定書
- Jan 27 Thu 2005 14:26
「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al)」是什麼?
「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al)」是什麼?
為什麼?幹什麼?還有什麼?
「京都議定書」跟「京都」一定有關係!喔!原來是1997年有很多國家在「日本京都(即首都東京)」簽署的重要文件「議定書」,而且就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囉!恩,那「京都議定書」為什麼那麼重要啊?那是什麼內容?為什麼要開這個國際會議?目的又是要幹什麼咧?還有什麼其他衍生問題嗎?
- Jan 24 Mon 2005 14:35
「環境知識與議題」之考古問題列表
- Jan 06 Thu 2005 10:51
以「生態工法」的角度來檢視「中山校園的環境與工程」
- Jan 05 Wed 2005 17:23
「日本海岸生態工法案例」讀後心得
「日本海岸生態工法案例」讀後心得
過去的保育工作重陸輕海,未把海洋視為國土。人類與海爭地,為防水患而建堤,破壞了原本的海岸環境。所以現今社會上要求海岸工程需兼顧自然生態,達到與自然環境共生共存,海岸工程之生態工法逐漸受到重視
生態工法是近自然的工法,讓工程的對自然的傷害減至最低,並且能夠兼顧安全、生態、景觀、親水等多元目的,因地制宜以及使用最低資源來達成最好的工程品質。
- Jan 04 Tue 2005 10:35
生態工程實習戶外查勘心得報告
- Dec 31 Fri 2004 14:07
「市民的城市」閱讀報告(續)
- Dec 31 Fri 2004 14:03
「市民的城市」閱讀報告
- Dec 27 Mon 2004 16:47
海上定位與海底地形量測(海上實習)
海上定位與海底地形量測(海上實習)
(一堆圖)
雖然學生沒參加當天的出海,不過老師說回來不管有沒有出海都要對取回來的資料做處理,在處理資料時使用了surfur這個繪圖軟體,這真是一個不錯的軟體,功能還滿齊全的圖形也處理蠻漂亮的。很不錯!海上實習是一門值得修的科目。
- Sep 27 Mon 2004 15:12
試就高雄捷運工程「93-08-08災害事件」進行說明與探討
- Jun 16 Wed 2004 17:03
柴山海濱海洋生物調查
- Jun 05 Sat 2004 16:54
世界之最
- Jun 01 Tue 2004 17:37
台灣適合使用核電嗎?
台灣適合使用核電嗎?
開發必須遵守永續開發基本原則「生態環境與永續與安全」,也因此許多社會環保團體長期關注「非核家園」的議題,這是一種社會價值的辯論,尤其是安全問題以及核廢料處理問題,可能會對人類生命或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我比較認同以比較自然的方式慢慢來改善生活的品質,而不該為了人類無窮的慾望而不斷加速追求科技的進步,卻也加速犧牲了地球甚至宇宙的生命體。
然而,其實台灣目前僅夏季尖峰用電時刻可能缺電,其餘季節或時段應無匱乏,加上產業外移嚴重,缺電現象應更不成問題,若能於尖峰時刻事先對大企業作有計畫之疏導,並佐以其他配套措施,當可有效舒緩用電需求。此外,今年夏天將有八家民營電廠啟動,這是經濟部分別在84年及88辦理三次民營發電廠開放作業,共核准15家業者籌設,最後有8家完成興建,分別是麥寮、長生、新桃、和平、國光、嘉惠、星能和森霸,總裝置容量共722萬千瓦,佔目前總供電量百分之17.4,電力系統備用率15年來首度達20%,因此今年電力供應沒有問題。(5/17, ref. 中廣) 。相對比較,核四廠的總發電量只有270萬千瓦,原本有的三個核電廠,每個電廠的發電量都不到200萬千瓦,而民營8家發電廠的發電總量達722萬千瓦,已經超過三座核電廠的發電量。
- Jun 01 Tue 2004 16:05
生物科技的發展對人類醫療行為上產生什麼影響?
生物科技的發展對人類醫療行為上產生什麼影響?
生物科技發展的動機有很大一部分是要應用於醫療行為上,即疾病的預防、治療與人類健康,不過任何科技的發展都會有它的利與弊,生物科技的發展的確是對醫療有很大的幫助,雖AIDS與癌症至今仍是致死的絕症,但目前人類的遺傳基因、DNA正在解碼,未來也許能夠找到控制癌細胞的藥物,甚至治癒癌症患者,更重要的是,許多折磨人的療程都可望消失,未來若真能合理複製器官,對目前的病患,如洗腎者、換心者,或是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患者,更是一大福音。
然而,這並不代表基因能控制之後,我們就可以隨意要我們的小孩有什麼樣的外表、長相與身高…等,而換掉原本的遺傳基因,因為這是你的小孩而不是別人的,除此也有一些生物多樣性等問題的疑慮,所以,即使生物科技能夠發展到此地部,法律仍得有所限制,將基因改造的技術專用於醫療的行為上。
- Jun 01 Tue 2004 16:04
生物科技在刑事鑑定有何應用?
生物科技在刑事鑑定有何應用?
在電視媒體社會新聞上,我們偶爾可以聽到一些刑事案件,如犯罪、親子血緣關係以及屍體身分…等,都必須做DNA比對才能證明其身分或罪行,也因此,DNA的刑事鑑定常是破案的大功臣,且其正確度相當高,人類也普遍相信與接受比對的結果,不過由於鑑定結果對於人民權利義務關係重大,因此台灣在這方面的相關立法規範仍須更加完備。
相反的,也有人藉著自己在這方面的專業而應用在犯罪的過程中不留下任何證據,或利用無辜的人之DNA來犯罪。因此,雖有人提到要建立全國人民的DNA資料庫以防範犯罪,但由於這牽涉到個人隱私、人權或反向犯罪等問題,因此並無法通過立法。
- Jun 01 Tue 2004 14:23
何種傳統能源對環境影響較嚴重
何種傳統能源對環境影響較嚴重
傳統能源、非再生能源(Non-Renewable Energy),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地熱等。尤其石油對環境影響較嚴重,理由如下:
1. 開採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