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種能源將會成為下一世紀主要能源?

 

再生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太陽能、風能、海洋能、潮汐、沼氣、地熱能、生質能等,基本上都來自太陽能!這些多元性發電方式,現正積極進行研究開發工作,在符合經濟原則之下,推廣利用,因此在台灣的天然環境下,比較適合的可能是風力、太陽能、海洋波浪力等能源。

 

尤其下個世紀最有可能大量使用的替代性能源應是太陽能,因為太陽無所不再,太陽熱能為目前新能源中,技術最成熟、經濟可行性最高之一項。民國75年經濟部能源委員會公布實施「太陽能熱水系統推廣獎勵辦法」推廣住宅家用、溫水游泳池、大型宿舍、及工業製程預熱太陽能熱水系統,成效卓著。此外並進行太陽能除濕空調系統之研究,未來將進一步致力於各種太陽能空調系統技術及太陽能乾燥系統之研究發展與推廣利用。不要若要成為主力能源,仍需克服幾個問題,第一是太陽能效率不高的問題,第二是怎麼把它有效的儲存下來,這得靠成熟的技術,第三是天氣,第四是經濟上的考量。

 

不過事實上,風力發電卻是「新的再生能源」中,成長最快者之一且技術最成熟且已商業化的一種能源。美國、日本、英國、德國、丹麥等工業先進國家,為了因應溫室效應,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均早已積極進行風力發電的開發與利用。因此,根據工研院能資所李欣哲表示,風力發電是近年來再生能源發電技術中成長速度最快者之一,截至2001年底,全球風力發電總裝置容量已近25000 MW,年發電量逾500億度,估計約可供應全球1400萬戶家庭之用電。

 

台灣風力資源也很豐富,因為台灣是個海島,所以每年從初秋至隔年的初夏,都約有半年以上的東北季風期,風力資源相當豐富。若能積極開發與利用,則不僅可提高電力的供應能力,有助於電力的穩定供應,而且可增加本土性自主能源的比重,減少對外的能源依賴度,同時也有助於落實能源多元化的目標。對此,在新竹竹北的天隆造紙廠所豎立的兩支高約60公尺的大風車,便是台灣廠商積極開發風力發電的示範點之一。而這兩座輸出功率達3500瓩的機組,是目前台灣風力設置容量最大者。澎湖七美二百千瓦先導型風力電廠已於80年初開始試範運轉,並勘選恆春地區進行太陽能系統之研發及完成153040馬力沼氣發電機組裝技術之開發並推廣應用。

 

   風力發電在台灣未來的發展潛能無限,然而,如何使「再生能源」具有競爭力,則須配合台灣擁有優勢的太陽能、海洋波浪力等再生能源,如三芝靠海,風在秋冬時最大,因此風力發電的電瓶常常是滿的,在春夏季,太陽能就有很大作用,往往一天的太陽曬下來,所產生的電力足夠路燈點亮六個小時,因此台灣非常有優勢,台灣沿海很多鄉鎮的狀況跟三芝很像,如果每個鄉鎮都能響應這樣的風力與太陽能的設置,那麼一年可以省下一座核電廠的電力,甚至還可能將多餘的電賣給台電也說不定,因此推廣再生能源,立法為當務之急,除了再生能源發電科技本身的進步之外,更需要有台灣政府與民間推動政策的配合,才能使再生能源發電逐步在台灣成熟與發展,因此,透過教育與民間力量的整合與串聯,加速「促進再生能源利用條例」的立法更顯得重要。

 

AMOS 9305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gwork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