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泰』一樣的異鄉客觀點──您所不知道的泰勞下班生活

 

 

 

文、攝影/蘇建霖、吳奕鋒    字數/3589  本文發表於南主角雜誌58期 
下一張(熱鍵:c) 
(請點擊上方圖片進入收看本文圖檔,或繼續往下看...)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下一張(熱鍵:c)  

「三碗豬腳!」

 

 

 

 

 

 

這是跟泰國朋友見面時一開始的問候,

 

 

可用在早安、午安和晚安甚至是道別的時候,看到人準說沒錯,

 

 

 

 

此外再加上合掌俯首的動作,雙掌連合放在胸額之間,以表示敬意。

 

 

 

 

 

 

「瘦瘦的、頭髮捲捲的、皮膚黑黑的」

 

 

 

 

這是大部分台灣人對泰勞的印象,且多數是男的。

 

 

 

 

我們常看到他們騎著腳踏車從面前經過,

 

 

 

 

或看到一群泰勞集聚在火車站,

 

 

 

 

但是卻鮮少知道他們平常在台灣是如何生活?

 

 

 

 

喜歡吃什麼?去哪買東西?

 

 

 

 

住的環境如何?下班後有哪些休閒娛樂?

 

 

 

 

來台灣工作又有什麼感想?

 

 

 

 

如果你也有興趣,

 

 

 

 

一起了解來自泰國的外籍勞工,

 

 

 

 

聽聽高雄市楠梓加工區的泰勞們聊聊他們的下班生活吧!

 

 

 

 

 

 

 

 

 

 

 

 

<五顏六色的調味罐是泰勞的最愛> 

實在「泰」好吃啦! 

泰勞的飲食除了宿舍提供的餐點之外,也會在下班或假日的時候到附近找些東西吃,但是大多數泰勞對於台灣的小吃其實不會太感興趣(不過也有部分泰勞喜歡路邊攤的乾麵),因為他們還是比較偏愛泰式口味,如涼拌的、酸辣的或是咖哩等。譬如泰店所賣的便當中有糯米飯、泰式香腸、烤肉跟黃瓜拌肉,細長且硬的糯米飯是泰勞的最愛,對於吃軟米飯的台灣人而言可能會有些不習慣,且須在糯米飯上面淋上黃瓜拌肉才會有味道。此外泰國的香腸吃起來有著濃濃的香茅味,那感覺也很特別,只是看個人喜不喜歡這種味道。至於烤肉就比較像台灣人的胃口啦,又香又有嚼勁,有機會一定要到泰店嘗試看看。 

至於水果部分因為跟泰國都差不多,所以泰勞也都很喜歡,不過比較特別的是台灣的鳳梨釋迦,因為泰國沒有,所以讓他們印象深刻。但是針對芒果的話,他們說還是泰國的比較好吃,建議台灣人到泰國旅遊別忘了品嚐一下。

 

 

 

 

 

 

圖說G-1五顏六色的調味罐是泰勞的最愛。

 

 

 

 

圖說G-2香茅味濃厚的泰式香腸可是泰國餐館的招牌菜呢。

 

 

 

 

 

 

<<人物-1>>小勁

小勁是他的綽號,在台工作約八年的他是一個很樂天知命的人,非常熱愛音樂,一提到音樂的事眼睛就會亮起來,一手裡拿著台啤,一手揮舞著暢論他對音樂的看法,從小就學習音樂的他,擅長寫譜還有多種樂器,因此在樂團裡是靈魂人物。他拍著胸膛說,音樂是他的生命。對於台灣的印象是,他覺得台灣的小吃攤都很好吃,其中最吸引他的是鹹酥雞;根據他所觀察到,排著長長隊伍的攤子一定很好吃,熱情的他還打算邀請採訪的我們去他們所謂的夜店一遊呢。

 

 

 

 

 

 

 

 

 

 

 

 

圖說:G-10小勁談到音樂可以說個一整天都不夠呢。

 

 

 

 

 

樸素、知足、儉約的泰勞異地生活

  泰國的天氣跟台灣其實差不多,所以大部分泰勞的穿戴用品都是自己從泰國帶過來的,泰勞外觀跟常在火車站所看到光鮮亮麗的菲勞比較起來樸素許多,大多只是穿個牛仔褲以方便工作(迷彩裝的也不少),鞋子部分也以休閒鞋為主。然而因為工作的關係,雖然天氣熱會不斷流汗,但是泰勞會戴帽子的確很少,看起來就是不怕曬的樣子,看在台灣女孩子眼裡,只有驚嘆!

 

 

 

 

 

 

 

 

 

進一步了解泰勞的住宿環境,楠梓加工區泰勞每個月只要繳交一千八就可以包吃包住,餐廳內用餐時還可看電視,但是因為台灣新聞主播說話速度太快他們聽不懂,所以只能看泰國的電視台,也因此對於台灣社會的時事了解不多。此外宿舍有籃球場跟桌球可供運動,寢室也有冷氣可以吹、也可以聽自己的CD音響,就只差沒有自己的電腦啦!不過他們已經很滿意這樣的宿舍生活品質了,台灣的大學生應該要知足囉!

 

 

 

 

 

 

此外,下班後常常可以看到一群泰勞騎著腳踏車從面前而過,不過由於宿舍有十點的門禁再加上對路況不熟,所以泰勞都不會跑太遠,頂多是在宿舍附近逛逛而已,假日才有可能跟朋友坐火車到較遠的地方玩,但是這種機會不多,因為他們薪水不多,能省則省,一年能自己出去玩三次以上大概就已經很奢侈了。

 

 

 

 

 

 

圖說G-3泰勞不可不騎的腳踏車。

  

 

 

 

<<人物-2>>賽坎兒

在台灣將近八年,賽坎兒在台灣擔任家庭看護的工作,在第一個雇主聘用下,待了五年,直到所照顧的病人過世後,到第二任雇主那邊工作,但是第二任雇主違法讓他在餐廳及其他場合工作,在遭到取締情況下,目前暫時安置在外勞諮詢輔導中心,等待新工作。

 

 

 

 

 

 

問她對於台灣的印象為何,她往往是用開朗的笑容應對,因為她在台灣的時間都是處在封閉的環境,往往一個禮拜只有一次短短的散步時間,所以連和自己的同胞都沒機會接觸到,不過個性開朗的她,對於自己的遭遇不以為意;目前的安置她感到很滿意,因為她終於能跟自己的同胞愉快的談天,同時賽坎兒也很期待下一個新工作能早點到來。

 

 

 

 

 

 

 

 

圖說G-7胸口別著象徵母親節的茉莉花,賽坎兒的笑容充滿開朗堅強。

 

 

 

 

 

 溝通情感就得克服距離及語言的限制 

 

 

 

 

泰勞在台灣的交友狀況很有趣,由於在同一個工廠內會有泰國、印尼也有菲律賓勞工,所以他們在溝通時所使用的都是中文,雖然一開始可能雞同鴨講,但是因為大家語言程度都一樣且同是到異地謀生,也因此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下班後則是用手機互相連繫。至於跟家人的聯絡則多是仰賴一張台幣約一百三十元可以打將近一個小時的國際電話卡,平均每週打一次回家,不過談到多久會回家一次,他們則是不敢多想,因為每回家一次所要花費都不少,所以他們都很少回家,也因此泰勞打電話回家的時候都會有些哽咽,因為實在是太想家了。

  

 

 

 

圖說G-4國際電話卡連結兩地的思念的心。

  

 

 

 

除了休閒活動之外  泰勞需要更多的關懷。

&nb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gwork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