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綜觀調查現況,城市光郎(中央公園)與週遭環境的關係大致歸納以下:

 

1.      都市人與自然環境的疏離-沒有生態、不夠健康與難以親水:

 

市政府大力促銷城市光廊不遺餘力,使得中央公園前面「城市光廊」區塊變成炙手可熱的新商圈,似乎到中央公園去,不是去找一處僻靜、欣賞花草樹木等難得的綠地,而是去看人、在「公園的城市光廊」裡喝咖啡。顯示高雄中央公園仍非常缺乏自然生態的共同生活空間。

 

 

2.      舊有使用文化的盤據

 

目前城市光廊似乎僅局限於部分年輕人以及遊客的聚集,而在其後以綠帶隔開的公園內則有另一種景觀,公園內只剩下部分民眾在跑步、老人在泡茶、聚賭。甚至有民眾破壞阻絕物,騎摩托車隨意進行人散步道與草皮上。因此,這座公園的舊有使用文化是否能更新改善,成為了中央公園變身的關鍵。

 

 

一、       發展課題:

 

由於目前城市光郎(中央公園)與週遭環境的關係是「都市人與自然環境的疏離-沒有生態、不夠健康與難以親水以及舊有使用文化的盤據」在在呼應了中央公園必須朝向「適合高雄中央公園整體自然與人文環境規劃」,讓公園恢復自然與人文美感,將高雄塑造為「生態與人文」結合之戶外自然生活休閒活動環境。

 

以高雄市的整體而言,市區裏也已有不少兼具多功能目的的公園,卻沒有民眾嚮往的幽靜蓊鬱的「森林公園」。而中央公園是攸觀高雄市城市發展的關鍵之一,因此市民長久期許高雄能有一座定位在以「生態與人文並存的都市之肺綠色森林公園」的戶外共同生活空間,因此必須透過政府與民間結合的深思熟慮共識後,一併進行重新規畫興建。

 

在此,便參考國外經驗(如下圖說明)。讓市民也可享受媲美歐美的森林休閒公園,如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德國海德堡公園、倫敦「海德公園」等等。除了有公園綠樹外,還有草坪、山丘、花園、廣場等。

 

()

 

紐約中央公園:有賞景、運動、休憩與教學等目的。讓都市保留一塊清靜空間,讓公園的樹木花草盡情生長,『回歸大自然的綠意與清幽』。水泥叢林環視下的中央公園,分外顯得與眾不同,為剛硬的摩天大樓加上了些許柔和的曲線。

 

()

 

中央公園堪稱是紐約這個大都會的庭院,她不僅突顯了世界第一大都市的氣派,也為紐約帶來了幾分靈秀之氣。

 

()

 

生態環境的復育:動人的盎然綠意就是這一整段兩旁綠蔭相接的步道、看來美麗怡人,可以像蝸牛一樣慢慢地走,讓人捨不得太快結束。人走在綠蔭深深的樹林裏,可以感覺到無限的清涼逸趣,漫步在森林小道中,腳邊遍是蕨類與小草花,旁邊有還有小小的水道、流水潺潺。森林的中央,是一大片廣袤的草坪,白天,可以在草坪上盡情的奔跑與踢球,夜晚,可以躺在草坪上細數星星。而樹木的種植必須是複層植被,分別是喬木、草本、矮灌木,如此一來鳥類和昆蟲就可以在不同的植被活動。例如芸香科植物可以讓幼蝶在此生殖;桑科榕屬植物可以讓幼鳥在此繁衍。保留了所有自然原始的面貌,進入公園隨時可以見到可愛的松鼠在草地覓食嬉戲、保母可以帶著小孩到這裡曬太陽,享受寧靜的時刻。因此在生態規劃設計部份,不管是從環保、景觀的角度思考,須有更多綠地,讓公園恢復自然與美感,改造後的中央公園,水泥的使用率應降到1﹪,有助於未來環境生態的復育。

 

()自然森林公園的面貌可以是多元的,可規劃小水道流入生態池或沼澤地延伸出水道用木樁固定水道兩旁,兩岸種上蘆竹,一方面可以吸收水中的磷質,蜻蜓的幼蟲也能在此生存。再加上親水空間、噴水池等風光明媚的地方,常常都會被用來拍婚紗照,新人和伴娘伴郎在照相,來到紐約中央公園,隨便數數也有五六對!

 

()

 

中央公園是第一次到紐約的遊客絕對要到的景點,幾乎每一部關於紐約的影片,都免不了以她做為場景,他的有名不僅因為它是眾多電影中的場景,或只是紐約地標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公園中的草原、廣場經常有水準之上的免費表演節目,到這裡就可免費看藝文表演,從每年夏季的Summer Stage、莎劇(Shakespeare in the Park)、歌劇,到爵士、搖滾到不定期的演唱會,還有不少的婚禮、宴會在此舉行。雖然許多節目都是免費的,但許多文藝活動推廣者都鼓勵參與遊客能響應樂捐活動,才能使之綿延下去。遊客中心可以買到中央公園的地圖,美金二元,並且還可以向坐在小亭子裡的公園服務員索取當季活動預定表。

 

在此,便試作「適合高雄中央公園整體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規劃」:

 

1.  拉近高雄人與自然的距離:

 

中央公園在整個城市的改造過程中,其所代表的時代任務將由過去的運動休閒公園,轉變成為「都市之肺」,以及豐富多樣的綠色生態,在每一個深呼吸中都能讓高雄更有生命力、成為一座可以呼吸的城市,營造清靜空間與重要地標。

 

公園內要有花園、廣場與草坪、以及慢跑小徑等等,每天有無數的市民與遊客在中央公園作各式的活動,如跑步或者是純粹的呼吸新鮮空氣等,並推動全民運動的風氣跟樂趣,讓運動融入生活中,使高雄人有健康強壯的身體。也可設計一座小山丘,讓孩子可以在山丘上盡情地打滾,享受光和影交織而成的美景。

 

此外還可以有小水道流入生態池,以表現愛河流入高雄港、海洋的意向,再加上親水空間、噴水池等,讓高雄的河港以及中央公園發生關係。

 

同時,高雄迎接2009世運會、「健康城市、花園城市、海洋首都」意向的營造,將在中央公園將有更實質上的具體呈現。

 

 

2.  高雄人的新文化營造:

 

在新堀江逛街、吃飯、買衣服的大部分為年輕人、遊客以及附近大樓的上班族,自從有了城市光廊,往往是他們飯後或下班後的休閒去處,去喝咖啡或看看人、散散心等,但是從未聽說過有人要到中央公園「深呼吸」。而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這裡就似乎沒有一去再去的價值了。因此,除了營造自然生態的環境之外,舊新文化的交替也是改造中央公園的關鍵之一。

 

老年人公共空間私有化的問題,可以採用區域畫定或認養的方式來合理化其使用範圍,但須杜絕賭博行為以及髒亂問題等。

 

中央公園的城市光廊區塊,在高雄捷運R9站地下街完成之後,將成為更多青年人與遊客的聚散地,從中山路五福路輻射地區的結構來看有鄰近的新堀江、原宿等,我們會發現,這裡將形成一塊屬於青少年次文化蓬勃發展的區塊、一個讓青春生命揮灑的空間、讓青春能呼吸、能大膽秀出風格的「另類文化中心」

 

中央公園的廣場開放空間,可以跟文化活動結合。但不同以往的是,所展示的節目和活動可以考慮以小型的藝術組織、草根性團體和獨立藝術工作者、甚至自由言論廣場為主的藝文節目與社區活動的展示,因為他們比一般具規模、聲望的藝術組織還要缺乏空間等資源。並能強調種族、文化、不同世代之間的多元差異性。以多元性的視覺和表演藝術,以及專為兒童、各種族、特殊嗜好者、高齡市民等設計的節目,來吸引高雄市的一般市民及遊客。

 

中央公園的「光與藝術」包裝必須適度且須以適地自然為創作原則。因為「自然是藝術的泉源,而藝術也只不過是將自然稍微修飾的美美而已!」

 

文化的營造與延續,往往需要在地的文字、圖片、影像、音樂詩詞等創作力量以及絡繹不絕的人群與口耳相傳,才能創造一段段感人肺俯的故事與傳說。譬如在中央公園即將改造之際,可在公園裡設置一條「高雄中央公園文化大道」,以懷舊的中山體育場老照片、充滿未來想像的文章、就地取材的紀錄片或電影以及歌手樂團等對中央公園的情感抒發相互呼應,為將來的森林公園增添藝文氣息與期待。

 

 

一、       結論與建議

 

高雄的城市光廊,是打造高雄市民及遊客對高雄印象一個成功的開始,然而城市光廊只是中央公園的先期計畫中的一部分,經過一段時間後開始有一些批評聲音,不外乎是大家對於中央公園整體計畫的期待,要讓城市光廊成為真正結合「水、光、『綠』、藝術」四個元素的概念空間。讓中央公園除了亮麗的外表化妝之外,更有「內涵」,因此中央公園必須靠最原始的「水與綠」,加上中央公園的「光與藝術」整體包裝適度配合,才能讓人對於中央公園、城市光廊更加嚮往!因為「自然是藝術的泉源,而藝術也只不過是將自然稍微修飾的美美而已!」

 

城市光廊(中央公園)與其週遭環境的關係,從目前高雄人跟自然疏離的關係要發展為跟自然親近的關係,並讓舊有文化轉型褪變為新的文化,需要一段改造過程以及妥善的整體規劃。

 

在親近自然部分,中央公園將由過去的運動休閒公園,改造為「都市之肺」,擁有廣大森林、生態復育以及親水的環境。讓中央公園有賞景、運動、休憩與教學等目的,也可常常被用來拍婚紗照。同時,高雄之「健康城市、花園城市、海洋首都」意像的營造,將在中央公園有更實質上的具體呈現。

 

在文化營造部份,舊新文化的交替是改造中央公園的關鍵之一。因此改革舊文化、營造市民新生活型態並加強城市光廊青少年次文化的功能,是很清楚的方向。

 

高雄市這一座位於城市中心的「中央公園」,由於面積小,自然不可能像紐約中央公園(它位於紐約曼哈頓區的中央位置,面積廣達843英畝)擔負起那麼多的功能,但至少可以作為高雄都市之肺,提供高雄人休閒及娛樂的最佳場所,也將是許多高雄客遠離壓力與都市塵囂的最佳選擇。廣大綠地洗淨了都市的繁華,讓忙碌不堪的都市人能夠思考沉澱,讓生活回歸到最初的原本面貌,使累倦縮的人們可以在這裡脫下他們的面具,暫時解除武裝。

 

此外,中央公園將突顯了高雄邁向國際都市的氣派,在每一個深呼吸中都能讓高雄更有生命力、成為一座可以呼吸的城市、清靜空間與重要地標。並將高雄打造成一個兼具自然與人文氣息的國際大城,生活品質更好更進步,才能讓高雄迎接2009世運會的挑戰,並將台灣讓推向國際社會、振興國內觀光產業與帶動區域與都市發展。

 

因此,現階段中央公園整體的規劃設計對於高雄都市發展、追求全體市民更好生活環境品質,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必須透過一套運作機制「都市設計審議制度」才能達成市民共同遠景與期待,以公部門主導、透過跟民間對話形成共識,以整合、協調各界力量才能實現符合全體市民需求的共同遠景,提供一個對老人、婦孺、殘障者、旅客的廣義的無障礙環境,看見市民對中央公園共同的遠景及集體希望。

 

如此,我們便能以期待的心情共同迎接這片城市新生地!期待一座更優質生活的生態與人文並存的都市之肺綠色森林公園」之戶外共同生活空間,即將誕生於高雄海洋首都、健康城市,高雄人牽手一起打拼、迎接2009世運會的來臨與挑戰。

 

 

二、       參考資料:

 

1.  市民的城市城市設計與地方重建的經驗(林崇傑等著創興出版社)

 

2.  都市文化空間之整體營造複合使用計畫中的文化設施(Harold R. Snedcof創興出版社)

 

3.  都市生活的希望人性都市與永續都市的未來(胡寶林台灣書店)

 

4.  高雄市政府網站http://www.kcg.gov.tw/

 

5.  YAHOO資料庫搜尋

 

()

 

AMOS 930101(都市空間探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gwork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