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青開創三年里程 道出感人肺腑之言--南方青年希望工程團隊獲獎之成員感言


本文發表於南主角51期/南青主張 :
南青開創三年里程 道出感人肺腑之言--南方青年希望工程團隊獲獎之成員感言
文圖/南方青年希望工程團隊

  在雜誌上期第50期54~59頁中,報導了南青獲得「第一屆競報NPO媒體報導獎」特別獎,對於南青與南主角雜誌而言,莫不是一大鼓舞,尤其是對於長期關懷與投入南青的學生們,心中除了感動,更是一份激勵與轉化,在這同時我們更能重新認識南青與肯定南青,並將萃取三年精華、整合彼此能量,以再創南青團隊高峰,此時此刻,南青的每個成員願用我們一貫最熟悉的方式,由衷寫下那份最深刻的悸動,期待與您產生共鳴,共同讓能量可以化作更實際的行動…

 
2004年底獲獎 南青到達一個里程碑 文/蕭銘偉(中正大學企管系畢)
  12月23日一早,南青一行人從高雄遠赴台北,心中雀躍不已,我們相信自己是靠實力獲得獎項,在數十位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我們認同自己在NPO的領域中是實至名歸。
  參與南方青年希望工程團隊一年多,我們不斷以行動來代替嘴巴,不斷在各方面做努力、奮鬥與付出,如今總算達到了一個里程碑,但是我們並不以為這便是南青的終點,這只一個中繼站,將轉成激勵我們更賣力向前進的動力,南青的目的不是獎項,「能為南部做些什麼」,才是我們團結在一起的原動力。




 
不做偉大的人但要做偉大的事 文/陳又菁(樹德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猶記初次加入南青的我還是懵懂無知的大二生,但是,在南青的一年間從事活動的過程中增加了不少經驗,遇見各式各樣的人。
  12/23那天,帶著興奮的心情去了頒獎典禮,也了解到這是鼓勵青年營造第三部門優質發展環境並提升台灣第三部門的服務品質以及建立國際參與促進機制,在這多變的環境及多數人對於媒體的印象是在狗仔隊、不實或暴力報導中產生,但是,這些NPO的得獎者的報導行動卻是在喚醒大眾社會好的種子及美好的一面.在我們這個團隊中也不例外,記得有一位長輩常跟我說一句話:「不做偉大的人但要做偉大的事」,我想對於南青是句非常貼切的一句話.



 
南青的主題價值追尋,一定會柳暗花明 文/蘇建霖(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南青第七棒)
  南青得獎真的很幸運,除了感謝南主角雜誌社兩年多來給予學生的支持與信任,讓南青有機會持續發聲;也要感謝青輔會舉辦本次競報NPO的活動,讓南青有機會獲得媒體前輩的青睞與肯定;更要感謝的是南青的主體、一群南部大學生的互相扶持與堅持,南青是由南部跨校大學生組成的團隊,保持學生單純的理想與熱情,南青不是營利組織,討論與報導有關校園、社區、都市以及國際的社會關懷及發展等議題,是因為南青對台灣與國際的社會有一份持續性的理想,願一起相信:南青還會更好,走的更堅定,南青的主題價值追尋,在這段持續不懈的過程中,一定會柳暗花明。



 
讓愛傳出去 讓青年與世界對話  文/朱姝璇(大仁技術學院醫務管理系畢、南青第六棒)
  加入南青是偶然,但南青得獎卻非偶然,當青年的力量凝結,任何可能都將發生。
  在世代交替中,看見了大家的夢想,也看見自己的夢想,雖然追求的過程中隱含著辛酸,但甜美總跟隨在之後,我們不知道能走多遠,但我們知道「堅持」就能讓我們的夢想實現。或許一個人的力量不夠,但當我們在南青這個平台上發光發熱時,我將能遇到跟我有著共同目標的伙伴,一起邁向我們共同的理想。
  「南方青年希望工程團隊」是我們的名字,而團隊中的每位伙伴,都是成就此次南青得獎不可或缺的無名英雄,未來,我們期望能有更多南部青年學子,共同來追求更多不同的夢想。





 
促請各大媒體開闢與建構青年的嗆聲平台 文/黃耀寬(中山大學中文系、南青第三棒)
  南青用文字當先鋒,作為紮實行動前的論述基礎,進而成為整個世代一展遠略雄圖與推動台灣繼續躍昇前進的雄渾力量!
  希望青年傳播權,不只是南部的一種可能,也可成為台灣中部與東部青年深深企盼,不只是在雜誌,而平面報紙、廣播電台與電視節目,都將可有青年親自參與及耕耘的足跡與發聲!如果說,第三世界青年的論述經驗與南主角三年來的無私支持,都只成就了青年一種微薄的吶喊,那南青在此懷抱懇切的心,促請各大媒體開闢與建構青年的嗆聲平台,讓「青年傳播權」的倡議與實踐,成為台灣一種新的激盪與新的機會,更成就台灣(台灣青年)與第三世界國家、歐美社會青年全球接軌,共同發起全球倡議的可能!



 
把握機會展現自己的想法 是南青存在的意義 文/楊子鐸(中山大學政經系、南青第四棒)
  2003年的9月,我進入南青,那時我完全不懂什麼是新聞報導,只知道我想在媒體學習一點東西,所以加入南青,自此開始每隔週六到雜誌社的空間唸些基礎新聞報導的講義,談對南青專欄主題的想法,分配工作從主題發展到架構,每人自由發揮再慢慢聚焦,再將沉澱後的思緒透過心中的筆觸將文章交出來,這就是每期南青文章的出生過程。
  在這段期間很緊張自己將來是否能夠應付這樣的學習體驗,但即使自我懷疑,最後我們決定要把握機會展現自己的想法,這就是我們在這裡的最大目的,也是南青存在的意義,而這要靠南青彼此成員的努力與堅持。如今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學習過程,回想那樣的回憶是這麼的美好,這麼的值得。



 
衷心期盼更多人和我們一起關心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 文/楊伊雯(屏東師範大學幼教系)
  南青一直是個令我棧戀的團體。大三當選學治會會長之後才驚覺原來一個大學生除了那必修四大學分之外,還有那麼多可以做的事,而那些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也因為與南青的夥伴在一起而得以實現,這一次的得獎就是最好的證明!
  加入南青,讓我的生活更加的不同,每次議題的討論往往都能激發大家的滿腔熱血,除了審視自己的想法與學習他人的創意之外,也將我們聯繫的更將緊密,雖然大聲說出來並不代表我們一定對,因此我們虛心學習、更期待前輩們或是各路英雄好漢對我們的指教,衷心期盼更多人和我們一起關心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感謝南青的每一份子^_^!



 
請給這些台灣子弟舞台!為南方,也為台灣! 文/葉庭智(南主角雜誌主編 南青第一棒)
  有人說,南方青年希望工程團隊名字很長很繞舌也很怪,「工程」聽起來像承包商,不過就一個發明這個團隊名稱的人而言,「希望」這兩個字才是最巧妙的:到底是南方青年給台灣「希望」,還是台灣給南方青年「希望」?
  三年來,南青所有青年們,用汗水、時間不斷的灌溉這個小小的園地,在最沒資源的南方,在最被忽視的南方,不為名、不為利、沒酬勞、沒掌聲;只為一個真心愛台灣的初衷夢想。


  時代的巨輪轉動著,青年的使命未曾消失,十年前北方的怒吼改變了時代;十年後,更深沉更基層更草根的聲音從南方升起,要為台灣找尋下一個新時代的希望與未來,需要更多人的支持,需要更多人的鼓勵,需要您:這些青年、成年、大人、長輩,給一個繼續轉動的動力。請加油!請加入!請給這些台灣子弟舞台!為南方,也為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gworke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